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網路主委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 鄒頡龍
一轉眼來到了11月,早晚溫差變化大,親愛的會員們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喔!
TUA中區暨TCS學術研討會將於 11月12日 (週六) 於台中福容大飯店舉行,歡迎您隨時關注我們官方網站的「最新消息」以獲得最新活動資訊。
10月電子報有獎徵答之網路會員 陳0芬 的得獎感言:「感謝協會能夠舉辦FB的問答抽獎遊戲,原本對這部份是沒有接觸的,但透過徵答活動讓我積極對泌尿相關資訊有更進一步了解,當然也感謝有醫生能夠在線上解說和分享。」尿失禁防治協會每個月都安排駐站醫師,除了撰寫精彩衛教文章,還會於月底進行直播。若有泌尿方面的問題,都歡迎線上互動喔!
間質性膀胱炎是許多患者的困擾,因為診斷困難, 由於目前並沒有明確有效的治療方式,治療上更讓許多患者感到沮喪。本期學術論壇,天主教耕莘醫院泌尿外科 陳俞安醫師 介紹了 Kabay 等人於2021年發表在 Central European Journal of Urology 的論文,探討主題:「以經皮脛神經刺激作為第一線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症候群之治療」,帶我們深入了解間質性膀胱炎與膀胱疼痛症候群的第一線治療方法。
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症候群根據國際尿控醫學會以及歐洲泌尿科醫學會的定義為: 與膀胱相關的不適感,疼痛,壓力感並且合併排尿症狀例如急尿感、頻尿感且沒有發現感染、結石或者癌症等明顯的膀胱疾病源。此疾病在膀胱鏡可能會有異常的發現也可能無明顯異常。根據不同的研究,此病症可能影響大約 0.8~3% 的成年人,又以女性多於男性。目前的治療主要以治標為主,包含藥物 (肌肉鬆弛劑,甲型阻斷劑或者抗發炎止痛藥)、通過膀胱鏡的擴張術,或者是膀胱內灌注 (玻尿酸,肉毒桿菌素)。當以上治療都失敗時可能就會考慮手術治療,如膀胱擴張術、人工膀胱或者是尿道繞道。
經皮脛神經電刺激是近年來泌尿科新興的治療方式之一。通過相同感覺神經的傳入去微調膀胱的行為,過去的研究在膀胱過動症的病人身上有顯著的治療效果。然而在間貭性膀胱炎的病人身上則較少有研究,大部分先前的研究是作為藥物治療失敗的後線直線性治療。
此研究使用經皮電刺激在39位間質性膀胱炎的病人身上作為第一線的治療,再經過12週的治療之後比起治療前日間的頻尿,急尿以及膀胱疼痛感都顯著的改善。顯示經皮電刺激對於以急尿/頻尿症狀為主的間質性膀胱炎病人,不願或者對於藥物無法忍受的病人可以作為一個治療的選項。醫師在門診也可以與病人共享醫療決策並且包含此治療選擇。
詳細內容,請見本期「學術論壇」。
本期的另一則學術論壇,則是由 亞東醫院泌尿科 李宏耕醫師 介紹了 Moro 等人於 2022 年發表在 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 的論文,探討主題:「擬副交感神經藥物治療膀胱功能低下之效果」。
時至今日,膀胱功能低下 (underactive bladder, UAB) 仍是泌尿科醫師棘手的問題之一。國際尿失禁學會 (ICS) 將定義UAB為 a symptom complex characterized by a slow urinary stream (小便無力)、hesitancy (等一下才能尿出來)、and straining to void (小便費力)、with or without a feeling of incomplete bladder emptying (尿不乾淨)、sometimes with storage symptoms。用 parasympathomimetics 藥物增加膀胱收縮力,試圖把尿液排乾淨,似乎為一個合理的療法。本篇作者為 parasympathomimetics 藥物做 systemic review 及 meta-analysis 研究其用於治療 UAB 的效果及優缺點。
作者使用 PubMed、Embase、及 CENTRAL 等大型資料庫,搜尋 underactive bladder、parasympathomimetics 等關鍵字,一共收錄 12 個 trial 3024 位病患,其中 parasympathomimetics 顯著減少尿滯留 (urinary retention) 比例 (p=0.04)。藥物治療組與對照組餘尿 (postvoid volume) 兩者 overall 無顯著差異。然而,如果區分用藥時間,用藥一週後 parasympathomimetics 組減少餘尿比對照組顯著 (p < 0.001),但用藥一個月後此顯著性消失。共有兩篇研究提到治療後尿流速的改善狀況,其中一篇顯示 parasympathomimetics 組顯著增加尿流速,而另一篇則認為使用 parasympathomimetics 與否,兩者尿流速無差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表示收錄的文獻異質性 (heterogeneity) 很大,病患表現差異也大,且納入分析的文獻篇數不夠,所以 review 的 quality of evidence 較低,無法藉由本篇 meta-analysis 做定論,而需更多 well-controlled trials 以佐證 parasympathomimetics 對於 UAB 的療效。
詳細內容,請見本期「學術論壇」。
【電子報有獎徵答活動】 暫告一段落,請各位會員朋友持續關注臉書的最新消息與衛教文章,未來將有不定期的抽獎活動與好康等著大家唷!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Facebook粉絲專頁,請大家告訴大家!
本月舉行的電子報「有獎徵答得好禮」活動,非常謝謝會員的熱烈支持!!
10月份於臉書粉絲專頁舉辦的有獎徵答活動,獲獎名單如下,恭喜以下的中獎人!!!
- 10月電子報有獎徵答之協會會員得獎感言: 謝O玉
「謝謝協會邀請醫師做現場專業說明,有了問答的互動,讓我們知識大增,也期待每次的課程,謝謝您們的用心!!」
- 10月電子報有獎徵答之網路會員得獎感言: 陳O芬
「感謝協會能夠舉辦FB的問答抽獎遊戲,原本對這部份是沒有接觸的,但透過徵答活動讓我積極對泌尿的相關資訊有更進一步了解,當然也感謝有醫生能夠在線上解說和分享,以後遇到問題不會太驚慌。」
- 10月互動獎得獎感言: 宋O珊
「平常每月都有在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的FB觀看文章,難得把握這次中大獎的好機會!沒想到第一次抽到,很高興抽到,而我覺得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很有誠意網路會員也可抽獎,且每個月都會邀請泌尿科專家來分享新知👍希望越多人知道這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祝福您
事事順心
平安喜樂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網路主委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 鄒頡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