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聯絡我們English

輔助器材

尿失禁的物理治療

胡名霞 副教授
台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
取錄於http://www.tcs.org.tw/協會會訊/創刊號
  57歲的王媽媽出門旅行的時候,口渴了也不敢喝水,就怕沒辦法常常上廁所,旅遊的興致都被破壞了。35歲的林女士,生過小孩後,每逢打噴嚏,尿液就會流出,有時候快步過馬路也會流出尿液,這種問題,遇到醫師也羞於啟齒,再說,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種疾病,只好拖一天是一天。
  林女士的問題,是一種慢性尿失禁的現象,婦女常因產後骨盆腔肌肉力量減弱,無法將尿道口束緊,因此只要腹肌用力或腹腔壓力增加時,如穿束腹、打噴嚏時,膀胱內的尿液就會被擠壓而流出(圖)。此類病患時常因而減少喝水或增加如廁的次數,久之則膀胱容量減少,產生類似王媽媽的頻尿的問題。對於此類慢性尿失禁的現象,物理治療可以藉由教育、運動治療、電刺激療法、及肌電圖生物回饋法來治療,皆有相當不錯的療效。以下簡單介紹婦女可自行在家中練習的物理治療運動方法。
物理治療運動
步驟1.
  中止尿流運動:在如廁時,尿流到中途時,故意中斷尿流約2-3秒。注意要在尿流很順暢時練習,這樣骨盆腔肌肉的收縮才會有力。如此每次上廁所時練習,直到可以隨心所欲控制尿流中斷為止。
步驟2.
  臥姿骨盆腔肌力訓練:平躺在床上,做前一步驟的骨盆肌收縮動作,將骨盆腔肌肉用力收縮、向上(心臟方向)提起。每次收縮時,配合吸氣,維持10秒後放鬆,重複25次。如此早晚各做一次,每天共50次。
步驟3.
  坐姿骨盆腔肌力訓練:前一步驟練習成功後,開始在坐姿練習同樣動作。等到坐姿可以完成每天50下收縮後,臥姿收縮次數減為每天20下。
步驟4.
  蹲姿骨盆腔肌力訓練:坐著可以成功且有力地完成骨盆腔肌力訓練後,開始在蹲著的姿勢練習。記得每一次要配合呼吸,將骨盆肌向心臟的方向盡力提昇,並維持10秒才放鬆。由每天20下開始練習,目標是每天可以做100次,每次維持10秒的骨盆肌收縮。
步驟5.
  生活中的骨盆肌收縮習慣:能夠每天在蹲姿完成100次骨盆肌收縮後,開始練習隨時隨地都可以維持骨盆肌的良好收縮。例如走路、爬樓梯、蹲下撿東西、打噴嚏前、大笑時、跑步時等等,而且每次收縮時間要延長超過10秒,才能有效地避免日常生活中尿失禁的發生。
最近的研究發現,如果每次10秒的骨盆肌肉收縮可以達到最強收縮的程度,則每天只需重覆10下的縮練習就有相當好的效果。不過要達到最強收縮的程度通常需要有物理治療師的一對一指導,因此在家中練習時,仍以分段多次練習為宜。
其他注意事項:
1. 如廁習慣的養成:小心不要養成非必要的頻尿習慣,以小本子記錄每日如廁及尿失禁的時間及次數,可以觀察症狀改善的情形。
2. 膀胱容量訓練:如果已經有頻尿問題時,每次想上廁所時就多忍耐一會兒。研究顯示,在12周練習後,如廁間隔可由1.5小時增長至3.2小時,尿失禁次數由每週50次降低到每週10次。
3. 適量飲水:每天至少飲水或流質二公升。
4. 應避免的飲食:咖啡因、酒精、過鹹或辣的食物。
5. 避免使用束腹等會增加腹腔壓力的約束物。
6. 骨盆肌力訓練時不可憋氣,腹肌、大臀肌應放鬆。
  以上的訓練方法及注意事項,據研究指出,在執行2-6個月的每日或隔日練習後,有1/3尿失禁患者完全根絕症狀,1/4有顯著改善,1/5有稍許改善,僅約1/10無明顯改變。另外則有報告指出,在物理治療師指導下做運動及其他配合性治療項目的患者,其進步的情形較患者自行練習更為明顯。由此可知,多數的慢性尿失禁現象可以藉由簡單的運動治療來減緩或治癒其症狀。但別忘了,用想的或說的運動是沒有效的,一定要起而力行,持之以恆,才能擁有乾爽無意外的生活。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