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聯絡我們English

精選文章

【人物專訪】---郭漢崇

 採訪人:廖俊厚
人 物 專 訪

--- 郭漢崇 ---



採訪人:廖俊厚
  郭漢崇教授是我們許多人共同的老師,也是許多年輕醫師心目中的模範以及偶像,或許有些人會因為郭教授的學術成就極高,常常只是在台下聽他的演講,而覺得跟他有距離感。然而,若有機會跟郭教授長時間相處,會發覺郭教授不僅是個頂尖的外科醫師及學者,更是位誨人不倦的老師以及生活上的智者。透過這次簡短的訪問,希望有機會讓大家稍稍看見郭教授的另一面。當然,由於訪問的時間有限,可能很多比較深入的問題並沒有提及,留待日後大家自己去探索與了解。

一、想請問您當初是在怎樣的機緣下走上泌尿科這條路?覺得身為一個泌尿科醫師,有沒有甚麼跟其他科醫師不一樣的地方?

  在面臨選擇專科時的思路,大概是感覺外科就是比較乾脆,可以大刀闊斧,該切的切、該縫的縫,而內科比較會有變化,必須去調藥或是其他細微的處理。外科醫師與生俱來就會有一些特質,像我就喜歡畫畫,有很多的外科醫師喜歡畫畫,外科醫師對很多事情比較挑剔,比較要求完美,在我的周遭環境,辦公室也好、研究室也好,都是非常的整齊,這種整齊是最基本的,這可以反應出一個外科醫師對他本身處事的態度,當然並不一定每一個外科醫師都是如此,但是如果能做到這樣,應該算是比較好的外科醫師。

  其實當初我也沒有一定要走泌尿科或是哪一科,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我是覺得不管走哪一科都好,只要選一個外科就行了。我這個人做事情有時候是很有趣的,我從決定要走泌尿科的那一天,當天就做了一件事情,我就到書局買了一套泌尿科的教科書,那時最新的一套教科書有三本,我就拿著一個書包,把書放在裡面,再放一隻紅筆,整天就背著那個書包,坐車或是做什麼事情,隨手就拿著書開始看。

  會走泌尿科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以前在我們那個時代,台大除內、外、婦、兒科以外,其他都算是小科。我那一屆規定畢業成績50名以內才能選內、外、婦、兒科,否則只能排候補,那時在當兵的我急著回部隊,所以就選擇了泌尿科。我覺得泌尿科醫師比其他科醫師更關心病人,不會只有為自己著想。雖然泌尿科算是外科,但又有一部分像內科,這種兼具內外科特質,也是我選擇泌尿科的原因。

二、請問您當初為何會去花蓮服務?這些年來有沒有什麼印象最深刻的事?

  我在臺大當住院醫師的時候,可能是自己做事情動作很快很有效率,所做的事情結果都還不錯,所以在老師們的心目中,都覺得這個學生將來應是一個可造之才,自己也一直認為,將來應該會繼續留在臺大醫院。在總醫師結束後,為了要留在臺大醫院,所以我去了沙烏地阿拉伯一年,回來之後就留在臺大醫院。因緣際會,當時剛好成大醫院及慈濟醫院都陸續落成啟用。我本來想去成大醫院,會想去的理由是,會擔心自己無法適應沙烏地阿拉伯的環境,所以那時候會考慮去成大醫院。當時成大醫院的院長戴東原教授跟我說:「你既然已經答應臺大要去沙烏地阿拉伯就不要再反悔,回國之後,隨時歡迎你來。」但是在回國之後,我就已經是臺大醫院的主治醫師了,為什麼還要去成大呢!

  在那時,慈濟醫院剛落成,我的同學在這裡當外科主任,他請我每個星期來這邊兼任開設泌尿科門診,漸漸的病人就愈來愈多,也做出了一些成績。當時院方覺得我還不錯,極力的希望我能夠來慈濟醫院服務。我在臺大醫院當了二年的主治醫師,在這二年當中,其實已經有很好的表現,所以我決定要離開時,當時的主任也非常捨不得,但是整個大環境不容易改變,他也沒有辦法去改變,因為當時沒有那麼多的位置,在僧多粥少、經費及資源都有限的情況之下,假如我繼續留在臺大醫院,也只能做一個區區的主治醫師,甚至沒有教職,也沒有辦法升遷,自己想要做什麼,都會受到很多的阻力。所以心裡想著,雖然覺得那時候的慈濟醫院看起來未來性並沒有那麼大,但是如果能夠到這裡,覺得應該是可以獨立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機會,所以兼任了二年之後,最後終於決定要來花蓮。

  一開始對我的人生規劃並沒有想那麼多,一路走來,自己的一些能力、自己的一些表現,似乎就是會讓自己應該要朝那個方向去走。當初我到慈濟醫院的時候,一個第三年的主治醫師,說實在的也稱不上是一個多厲害的角色,但是在這裡的表現其實是會被大家放大,比如說你做一件事情還不錯,如果是在臺北或是其它的都會區,就只是覺得不錯而已,但在這裡就會變得很不錯,因為你是在一個比較荒蕪的地方所展現出來的一些能力,人家就會把它放大,所以臺大醫院就會一直很注意這裡醫師的表現,對於泌尿科來講,就覺得我們做得很好。

三、我們知道郭教授您曾經是個文藝青年,也曾對政治相當投入,有沒有想過如果不當醫師會走出怎樣不同的人生?

  我承認我在學生時代不太認真讀書,喜歡搞社團,建立一些校園的文化,衝撞一些體制上的東西。但是當我開始決定要當泌尿科醫師之後,就表現出我為了要成為一位好的泌尿科醫師而努力。舉例來說,我三月決定要走泌尿科,八月退伍,九月回到醫院上班,在這半年的時間裡,我就把那一套泌尿科的教科書全部看完。我常常跟學生講,你們在學生時代不用太認真,學生時代應該要有一些不同的人生經驗,不管在校園裡或是社會上都可以,多去歷練你的人生,因為這些歷練對你的將來是有幫助的。
  我在六年級時,在新生報擔任衛生專欄的主筆,同時也參與很多校園的社團活動,跟很多一些非醫學院的人接觸,跟他們一起做文化、做新聞、做雜誌,這些不同的體驗對我們的將來絕對有相當大的幫助。對我而言,我覺得最大的幫助是,第一,是你可以發現自己是有能力去做這些事情;第二,是你瞭解了很多的方法學,比如說如何與人家對談、如何寫稿或演講,這種訓練不是認真的讀書就可以得到的。將來到了醫院或醫學院,雖然醫學與文學或藝術不同,但不管是在表達方面,不管是在文筆方面,它的起承轉合、思緒、邏輯思考,總是不會有太大的差距。所以到了我當上主治醫師,到了這個醫院,我會想要主動去辦雜誌,我會去寫稿,投稿到其他的雜誌社,例如健康世界。我也會想要出書,會主動的去主持電視節目。早期在還沒有大愛臺之前,我有幾個認識的朋友在地方臺當導播,他們找我做節目,於是我就邀請醫師上現場做Live call in 的節目,當時在臺灣還沒有這種的節目型態時,我們在花蓮就已經開始做了。其實做電視、做廣播,就是自己覺得有趣,所以就另外再找時間來做,當然,這樣子會讓我的生活變得非常忙碌,但事實上,所得到的收益是遠大於所付出的。


  另外,我曾經在大二升大三時想轉法律系,因為我父親是司法官,我們家族在法學方面有一些淵源,但後來沒有轉,還是想當醫師。

四、 我們知道郭教授是位國際知名的頂尖學者,想請問您如何能有這麼多的研究點子?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下,如何兼顧臨床及研究?

  我在花蓮,上班只需要7分鐘、下班只需要8分鐘,一年就比你們在台北多20天的時間,20年就多出2年的時間,而這些時間我可以休息、可以思考、可以寫作,保有健康的體力,讓我成為一個有效率的人。

  在臨床的服務中,我發現自己好像有那麼一點點興趣,去找出一些問題,想要去解決它,所以才慢慢踏進臨床研究的領域。我自己本身是沒有受過研究訓練,我的老師也沒有教過我如何做實驗,沒有念研究所,也沒有出國進修,對於研究純粹只是興趣,自己做做看而已。就像是沒有寫過劇本的人,或許你會找到一個點,去鋪陳你的故事,也許剛好也可以寫出一個不錯的劇本。

  我記得我第一篇真正的研究論文,大概是在二十五、六年前發表的,那時候老師就跟我說:「婦產科有一種子宮頸癌的手術,在開完刀之後經常會有排尿困難的問題,或許你可以從裡面去找到一些問題。」所以當時就介紹我去找婦產科主任,他就提供病人,讓我幫病人做檢查,那時我在手術前後連續一直做。這些都是別人在休息時,我還在努力的做,花了很多時間去做研究、幫病人做檢查、整理資料,然後慢慢的有一些成果出來。第二年我也得到泌尿科醫學會研究論文的首獎,心裡非常高興。在做這個研究的時候也沒有人教,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在研究過程當中看了很多的書,查了很多的論文,讓自己在這方面累積了相當多的知識,從這當中才知道研究是可以豐富你的人生。

  除了研究成果之外,在整個過程當中,因為你的閱讀、你的收集資料、因為你去接觸病人,其實所獲得的是比這個成果還要更豐富的東西。這種感覺是很美好的,所以才會持續努力的做,慢慢的從廣泛的興趣中找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就像是念音樂系的人,也許你主修鋼琴、小提琴或是大提琴,但是總要找出一個做為自己主要的方向。

五、我們知道您除了自己很成功外,您在小孩的教育也很成功。請問您在小孩的教育上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心得?

  我沒什麼特別的方法,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認真做自己」,以身作則是最重要的。讓兒女看到你是如何做人處事,如何扮演好自己的各種角色,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就會有不錯的表現。但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性格,像我問孩子:「你們想像我一樣嗎?」他們卻覺得,若跟我一樣,太辛苦了!人生還有很多東西值得他們去追求,也許我們是成功的典範,但並不一需要把自己的模式強押於孩子身上,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

六、老師一直都很努力,請問您怎麼克服低潮?

  醫師也是人,也會有覺得疲倦的時候、做不到的時候。身體上的累,都是可以恢復的,但心理上的累,是讓我覺得最疲倦的。縱使開很多刀、看很多門診、查房、做檢查,那都不會累,因為那只要休息就可以恢復。但是心靈上的累,有時候是沒有辦法復原的。比如說,你不應該讓病人發生併發症的時候但卻發生了,或是讓病人產生往生的結果。我想這種事情,是每一個外科醫師都會碰到的問題。開刀以後沒有預期的發生敗血症、併發症,一再的搶救,都沒辦法挽回他的生命。這當中,一定都有多少的錯、多少的不應該、多少的延遲,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人生的低潮有很多種,年輕時也許會一直想,關卡過不去,但是現在年紀漸長,我會告訴自己,睡一覺明天再說。沒有過不去的低潮,但是可以讓自己先放空再思考,或許從其他點切入,也許就可以解決問題。希望今天的一席話對你們有幫助,我雖然不是表現最好的人,但我自認為自己很努力。

七、請問您還有沒有什麼未完成的夢想?

  我最大夢想就是希望年輕的醫師們能趕快成長。人生在某個階段或許只在乎自己的成就,但是當你到達另一個階段,你會覺得自己代表的是台灣。在國際上,大家會用你的表現來評斷你的國家,會因為你而重視你的國家。我已經努力了一小步,期望你們也能朝著這個方向持續的努力,這是我真正的夢想。

備註:本文部分內容為郭漢崇教授接受媒體採訪內容,文字整理/張慧敏。
摘錄自<人醫心傳2011;88:37-43、2011;89:31-37、2011;90: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