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聯絡我們English

精選文章

攝液與泌尿道感染

輔英科技大學臨床指導老師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暨高醫委託經營市立小港醫院護理部 黃如鶴
林淑媛
  人體的主要成分為水分,在不同的個體所含水份百分比的差異,主要決定於脂肪含量及年齡;水份之比例隨年齡增加而漸減,故嬰兒的單位體重內含有最高量的水份(體重之75%),其次為成年男性佔60%~65%;成年女性因皮下脂肪多故含水量較男性少,佔50%~55%(李,1997)。
水分是維持身體功能主要的角色,身體的循環需要水分當介質,以進行體溫及體液之調節,故就大多數疾病而言,「水分的攝取」是衛教的重點;尤其是感染性疾病,除了抗生素的給予外,「攝液」是預防感染性疾病惡化的重要措施(Gray & Krissovich, 2003);醫學研究資料顯示足夠飲水量對預防泌尿道感染、便秘、嬰兒高張性脫水及糖尿病之酮酸血症、泌尿道結石、冠狀動脈疾病、靜脈血栓、 氣管及肺部疾病等是有效的(Manz & Wentz, 2005)。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是很常見的細菌感染疾病之一,它可能發生於各年齡層,其盛行率會隨年齡增加而升高,一般而言,女性因尿道較男性短,故女性發生泌尿道感染之機率為男性的三倍(林,2001),泌尿道感染之發生與憋尿、排尿次數過少及飲水量不足有關(Stauffer et al,2004);鼓勵水份攝取以達到治療與預防泌尿道感染之機轉,是藉由大量的水分沖刷膀胱及尿道,使細菌隨著水份排出體外。以下就泌尿道感染的發生、攝液與泌尿道感染的研究結果,以及鼓勵水份攝取的作法做說明。

一、泌尿道感染概述
  正常尿液由腎臟製造出來到達膀胱之過程中均處於無菌狀態,尿液在通過尿道時會伴有少量細菌,所以尿液在正常情況下會出現少量細菌,但若每ㄧ毫升尿液含細菌數超過105個,即可診斷為泌尿道感染(馮等,2003)。由於女性尿道短、尿道口與肛門口位置接近、停經之後賀爾蒙的改變、個人抵抗力差等因素,皆導致女性易發生單純性的泌尿道感染,依感染部位之不同,可分為上泌尿道感染及下泌尿道感染,下泌尿道感染中以尿道炎及膀胱炎為常見,其伴隨的症狀也是造成女性困擾和求醫之原因。
膀胱炎的前兆通常是尿道炎,女性有尿道炎時之症狀為解尿時疼痛、出現灼熱感,其他症狀如頻尿、下腹不適、尿道口出現異常分泌物等亦會出現。而膀胱炎之主要症狀為頻尿,其次為解尿疼痛、排尿中間及解完尿液時有灼熱感、急尿、下腹痛、血尿等(馮等,2003)。

  單純性的下泌尿道感染多由大腸桿菌(E.coli) 引起,診斷的依據多來自尿液分析及尿液培養結果,泌尿道感染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與攝液之調整;藥物治療一般建議須服用7-10天之磺胺劑或抗生素;下泌尿道感染通常以口服抗生素即足以治療急性期的症狀,初次感染者於症狀改善後,繼續再服用一星期才可停藥(林,2001),而為緩解解尿疼痛及不適感,可服用抗膽鹼激素藥物或泌尿道止痛劑。

二、攝液與泌尿道感染相關的研究
  人體經由進食及飲水之途徑將水分送入體內,再經排尿、呼吸或排汗將水分帶出體外。當飲水量增加時,排尿的次數也相對增加,藉由每次的排尿可將體內的細菌排出體外(Gray & Krissovich, 2003)。
國外針對滲透壓對細胞吞噬作用的影響做研究,其結果發現泌尿道之吞噬細胞功能受尿液滲透壓之影響極大,當尿液之滲透壓上升至600 mOsm/kg以上時,吞噬細胞之功能會下降造成宿主抵抗力下降,且易促進細菌之滋長;因此過度濃縮的尿液,會減少宿主的抵抗力,相反地,過度稀釋的尿液,也會減少抗生素的制菌能力(Pak et al, 2001),影響泌尿道感染之治療效果;Eckford等(1995)針對28位更年期前有重複泌尿道感染病史的婦女作研究,探討攝液、尿液滲透壓與泌尿道感染之關係,他們發現經過攝液的適當調整而維持正常尿液滲透壓者,八個月內泌尿道感染復發率有明顯差異,因此過多或過少的水份攝取對泌尿道之功能皆有負面影響。

三、鼓勵水份攝取的作法
  究竟一個正常人每日需喝多少水才適當?根據美國食物營養及健康部門對國人攝液量之建議為:每天每磅體重飲用1/2盎司(相當於每公斤體重喝水33㏄)或每日喝1800-2400㏄的水分(Gray & Krissovich, 2003)。雖然攝液量需依照天氣狀況及是否有特殊疾病如充血性心衰竭、慢性腎衰竭作調整,一般而言,每日飲用八杯水(每杯204cc左右)為攝液的基本要求。

  泌尿道感染時,需鼓勵每日水份攝取達2500-3000㏄,藉由大量攝液來稀釋泌尿道中的細菌,使細菌隨排尿次數增加而排出體外,因此泌尿道感染時,建議患者每日排尿量盡量維持在2000㏄左右,以減少細菌在膀胱內滋長的機會(Gray & Krissovich, 2003)。何時飲水較恰當呢?洪等(2003)建議喝水時間之分配可以參考三個時段:兩餐之間(飯後兩小時)、運動後及半夜如廁後,因為這三個時段是體內水分消耗殆盡的時候,故應給予及時的水分補充,千萬不要因喝多會造成排尿次數多,害怕排尿疼痛而減少飲水。
除了適當增加攝液量外,酸化尿液可降低泌尿道細菌的生長(馮等,2003);鼓勵病患藉由大量補充維生素C、草莓、蔓越莓、小紅莓汁或梅汁等來達到酸化尿液的目的;Howell及Foxman ( 2002 ) 指出經常飲用蔓越莓汁可以防止細菌附著於膀胱表面,達到預防膀胱炎復發之功效。另外在飲食方面應避免含咖啡因(如茶、咖啡、可樂、可可、巧克力等)及菸、酒、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總言之,攝液對預防及治療泌尿道感染是非常重要的,藉由此篇文獻整理及實務經驗的分享,希望能再次提醒大家重視「攝液」對泌尿道感染的影響,期望醫護人員、患者及其家屬都能利用這個最自然最簡單的方式,來落實「預防泌尿道感染勝於治療」的道理,若出現泌尿道感染症狀時,也應及早就醫治療並遵從醫囑規則服藥,同時配合大量的飲水,可以避免逆行性感染而造成更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