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網路主委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泌尿科 鄒頡龍 排尿,是必要的生理活動:一天當中,少則數次;喝水較多,或是有頻尿症狀者可能要排尿十幾次,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動作。然而,排尿功能實則是非常精密的神經控制過程,一旦出了問題,每天重要的排尿遂成了非常困擾的事,甚至會影響健康。郭漢崇理事長在本期「文章精選」中介紹了「神經性排尿障礙」與最新的治療趨勢,詳閱之後,相信對神經性疾患影響膀胱功能,有更深的認識。 引述理事長在本月發刊詞:「脊髓損傷的病人常常是年紀輕,非常具有創造力,卻因為尿失禁的問題使得他們無法重新投入社會」,也因此更需要大家的幫助。本期「心情交流」,我們讀到小馬的文章:「三年前,就讀大三的我,要從鄉下騎車去學校集合,在路上的一場車禍,讓我的生命從此有了極大的轉變…醒過來的時候,因為車禍造成頭部以及頸椎的損傷,使我四肢僵硬,嚴重痙攣,近乎全身癱瘓的狀態,脊髓損傷使我有神經性膀胱的現象,這也困擾著我,車禍發生後我一直插著導尿管…如果問我想不想拔除尿管,答案會是肯定的,只是目前的我行動的自主性不高,尚無法自我導尿,都要靠著伯父…希望我繼續復健,繼續進步…」 從小馬的心情故事,我們讀到他辛苦的復健過程,讀到他的盼望,讓我們為他加油!全文請看「心情交流」 膀胱鏡,是泌尿科重要的檢查,可以瞭解尿道與膀胱的潛在疾病,對於膀胱癌的診斷與追蹤,更有難以取代的重要性。但是,膀胱鏡通常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對於男性患者,造成相當程度的痛苦。有沒有減輕痛楚的方法。恩主公醫院王炯珵醫師在本期「學術論壇」 介紹Patel, A.R 等人在 Journal of Urology 的文章,發現在男性病患接受膀胱鏡檢查時,如果同時給病患看電視,即時了解自己膀胱或尿道的問題,可以減少檢查時疼痛的。詳細內容,請見本期「學術論壇」。 攝護腺炎是五十歲以下泌尿科男性病人最常見的診斷之一,常見症狀有:頻尿等排尿症狀,會陰部疼痛。攝護腺炎治療通常需要較長時間,且症狀經常反覆發生。本期「學術論壇」,高雄長庚醫院的莊燿吉醫師介紹他本人發表於Eur Urol的論文: 「以辣椒素來誘發老鼠的神經性前列腺炎…這些前列腺發炎現象及疼痛行為會因肉毒桿菌素A的先行使用而緩解,因些推論,肉毒桿菌素A或許可用來治療神經性前列腺炎。」詳細內容,請見本期「學術論壇」。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祝您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