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聯絡我們English

電子報

【間質性膀胱炎藥物治療安全性回顧】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醫療電子報(111年12月份)

發佈日期:2022-12-06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電子報 / 2022年12/6日 電子報

消息公告

2022年12月17日疫情影響下的長照失禁照護(南投場)

隨著年齡的老化,年長者的排泄功能也會隨之改變。雖然泌尿系統的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 詳全文

2022年12月16日疫情影響下的長照失禁照護(基隆場)

疫情影響下的長照失禁照護 隨著年齡的老化,年長者的排泄功能也會隨之改變。雖然泌尿系統.......... 詳全文

2022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Society (ICCS)

2022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Continence.......... 詳全文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網路主委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 鄒頡龍

馬上就要年底了,在新年來臨之際,感謝會員這一年來對我們的支持,您的支持與鼓勵是我們經營下去的動力!近日早晚溫差大,會員們也要記得準備衣物,為冬天做好準備哦!

尿失禁防治協會每個月都安排駐站醫師,除了撰寫精彩衛教文章,還會於月底進行直播。若有泌尿方面的問題,都歡迎線上互動及提問!

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綜合徵 (IC/BPS) 是一種使人衰弱的疾病,與持續性或複發性慢性膀胱疼痛相關,並伴有尿急、尿頻或夜尿等其他下尿路症狀 (LUTS)。本期學術論壇,高雄長庚/雲林長庚 泌尿科主治醫師 陳柏諺醫師 介紹了Po-Yen Chen, Wei-Chia Lee, Yao-Chi Chuang 於 2021 年發表在 PubMed 的論文,探討主題:「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症候群的藥物治療安全性回顧」

「在台灣,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症候群在2002年患病率為10萬分之21.8,2013年為10萬分之40.2,由於定義不明確、研究人群的差異以及診斷方法的不一致,故盛行率相差甚大。

IC/BPS 是很複雜的疾病,目前在排除癌症、感染、膀胱結石和某些其他疾病後,通過泌尿系統症狀和疼痛程度來診斷,患者會主訴膀胱或恥骨上疼痛,這通常與膀胱充盈有關,可通過排尿來緩解。因為藥物複雜的多元化,且主要旨在減輕膀胱疼痛和膀胱刺激症狀,因此治療效果的持久性仍有待考驗及實證。

IC/BPS 治療主流使用的口服藥物中,Pentosan polysulfate (PPS)是目前研究最多、證據等級最佳的藥物,由人工合成的硫酸化多醣類GAG分子組成,可結合GAG層,為受損膀胱壁修復,為目前唯一經過FDA核可的治療口服藥物,能減少症狀評分、膀胱疼痛、尿頻和尿急。其他治療 IC/BPS 的藥物治療原則基於肥大細胞失活和抑製過敏的抗組胺藥Hydroxyzine、 Cimetidine、抗抑鬱藥Amitriptyline、止痛抗炎藥等。其餘免疫抑制劑Azathioprine, cyclosporin A, Methotrexate等也在某些證據之下具有療效,同被列在治療指引中。 口服藥物其中較重要的副作用如下:PPS的常見不良反應是腹瀉、頭痛、噁心和腹痛,慢性使用所導致的黃斑病變、落髮;Amitriptyline除了常見的,口乾尿滯留、便秘、視力模糊、銳角型青光眼以外,特別要注意心傳導QTc延長、低血壓、性功能障礙;Hydroxyzine導致的急性全身性發疹性膿皰病;Cimetidine在老人使用上造成的中樞神經問題、維生素B12缺乏。在免疫抑制劑方面,Cyclosporine A在腎毒性、多毛症、感覺異常、Methotrexate和NSAID合併使用有嚴重骨髓抑制的副作用;Azathioprine則是在肝毒性要密切追蹤,以及可能有容易感染的現象。另外,常見的搭配止痛藥Acetaminophen及 NSAIDs 則要留意患者過量的肝腎毒性,以及可能的腸胃道及血栓風險。

基於指引的膀胱內治療通常用單一療法,而非搭配其他口服藥物治療。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症候群的膀胱灌注或注射藥物則包含了Dimethyl sulfoxide (DMSO)、玻尿酸、硫酸軟骨素等。在DMSO的使用上,要注意膀胱刺激、疼痛及困難解尿的症狀。若使用口服PPS 搭配heparin注射,則需擔心月經、牙齦出血的風險。另外,肉毒桿菌OnabotulinumtoxinA的使用,則大部分需要麻醉使用膀胱鏡注射,會有餘尿增加及困難排尿的副作用…詳細內容,請見本期「學術論壇」

近期治療膀胱過動症,保守治療以膀胱訓練、骨盆肌肉訓練、藥物治療等,有大部分病人在藥物治療上因副作用而停藥,而在神經調控治療的定位則是於保守治療無效後,相對容易的治療之一,屬於膀胱過動之病人的第二至第三線治療。本期的另一則學術論壇,是由 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 泌尿科 賴姿君醫師 介紹了JiapengHuangPhD 等人於 2022 年發表在 Neuromodulation: Technolocy at the Naural Interface 的論文,探討主題:「比較不同『神經調控治療』治療膀胱過動症之成效」。「在治療膀胱過動症的病患,使用「神經調控治療」已有許多研究結果有明顯成效,但缺乏各種不同的神經調控治療互相比較的研究,此篇文章於網路上收錄21篇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文章,共1433位膀胱過動之病患,分別針對經皮脛神經電刺激(percutaneous tibial nerve stimulation, PTNS), 經皮脛神經電刺激(transcutaneous tibial nerve stimulation, TTNS), 陰道電刺激(vagi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VES), 薦椎神經刺激(sacral neuromodulation, SNM), 薦椎神經旁刺激parasacral stimulation (PS), 陰部神經調節 (pudendal neuromodulation)等和對照組做比較,分別看生活品質的改善、頻尿、急尿、尿失禁、夜尿、24小時護墊使用數量等等。

在交互比較下,呈現的結果是膀胱過動的患者對於薦椎神經刺激(sacral neuromodulation, SNM)的治療有最好的生活品質的改善,以及頻尿的改善。而急尿的症狀改善以及護墊使用數量,則是用經皮脛神經電刺激(percutaneous tibial nerve stimulation, PTNS;transcutaneous tibial nerve stimulation, TTNS)之治療為最佳。夜尿的改善,則無明顯差異。 對於神經調控治療的研究,仍缺乏副作用及耐受度的比較,以及更長期的效果、滿意度和成本效益等等。詳細內容,請見本期「學術論壇」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祝福您
事事順心
平安喜樂

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 網路主委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 鄒頡龍

本網站所有資訊內容屬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所有,非經同意不得以任意形式轉載或使用
Copyright © 2016 TCS, All rights reserved.